為什麼考慮美國S&P500
◆延伸閱讀:想投資美國ETF?最適合新手的S&P500(標普500)介紹
先說說我投資美國ETF有兩個主要原因。
第一個原因是美國和台灣的產業非常不同,美國的產業有很大一部分是知名品牌企業。
另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降低單押台灣減少地緣政治風險。
在地緣政治以及產業風險的考量下,選擇投資美國大型企業,就是一個很合理的決定。但美國這麼多公司該怎麼挑?除了選擇自己本來就聽過的公司之外,投資S&P500的ETF一次網羅美國前500大企業就是一個更直接有效的方式。
美國和台灣的產業差異
美國的百大企業中有許多銷售終端品牌的知名企業,例如:蘋果、可口可樂、NIKE,而台灣則以代工廠居多,不少公司的營收貢獻來源就是打入知名品牌的供應鏈,只要品牌銷量大,代工廠的營收就會跟著上漲。
不過品牌商也不是省油的燈,會利用代工廠之間的競爭關係,降低產品成本,以提高產品的利潤,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蘋果的供應鏈。
從核心的晶片到外層的機殼,都有代工廠相互競爭搶訂單,如果沒有獨家技術,就只能以便宜的價格賺取代工財,可想而知利潤就不會太高。除非像是台積電,不斷地在彎道上超車,成為全球最強的晶片代工廠,才能享有較高的毛利。
台灣代工廠雖然有很強的科技,但如果不是一支獨秀,很容易落在被挑選的那一方,品牌商的議價空間大,利潤自然就是被品牌商賺走。不僅如此,若代工廠主要營收都由某品牌貢獻,一旦品牌商選擇其他競爭對手,營收就會急速下滑,對公司或投資人都帶來不小的傷害。
在風險和利潤考量下,美國的大型企業確實有強大的優勢:
- 品牌商享有較高利潤
- 在市場中有較高的定價權
因此,新增一個截然不同的投資市場,投資組合就能有更大的彈性,既可以選擇技術製造聞名的台灣代工廠,也可以納入品牌經營為首的美國消費品市場。
減少地緣政治風險
我們身處台灣,台海危機是每一任總統特別關注的課題,兩岸密切往來,但偶爾又發生威脅的矛盾關係已經維持了好幾十年。
對台灣人而言這樣的關係早已見怪不怪,但最近烏俄戰爭爆發,不管是國際社會還是台灣人,又重新審視這段關係,原本投資台積電的巴菲特也從買進改成賣出,媒體問股神為何賣出台積電的股票?
他是樣表達:「台積電是舉世管理最佳且最重要的公司之一,至少在我來看,晶片業沒有任何公司能和台積電匹敵,但我不喜歡它的位置,也重新評估,投資日本讓他覺得更自在,波克夏在日本的投資還沒結束。」
出自:商周波克夏股東會
大白話就是:巴菲特覺得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很高,即使是全世界最強的晶片廠,他也不放心投資。
我當然希望兩岸能夠和平相處,但時不時就有軍演、飛彈試射的新聞,告訴我們還是要保持緊惕。從投資風險考量: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,把一部分的風險轉往美國市場,也沒有什麼不好,畢竟美國的國力強盛,股市的報酬率也不差。
四檔追蹤S&P500的ETF
綜合以上兩點原因,就先從S&P500作為起手式,畢竟美國的企業也非常多家,在時間有限、市場不熟悉的狀況下,直接選擇S&P500指數是最方便的選擇。
因此特別挑出以下四種同樣是追蹤標普500的ETF,給大家參考。
SPDR S&P 500 ETF Trust (SPY)
由美國SPDR公司推出的標普500ETF,代號為SPY,於美國證交所1993年一月推出,是全世界第一檔ETF,這麼老牌長青的ETF不管是交易量還是規模,都是世界前幾大,即使費用稍微高一點,也完全無損這檔ETF的市佔率,雖然前一句說「它的內扣費用稍高」但也才0.0945%,跟很多台灣的ETF比起來,還是便宜太多。
由美國iShare公司發行的IVV,於2000年成立,至今也有23年的歷史,雖然在交易量沒有SPY來得高,但也是全世界規模前五大的ETF,除非是超大型的法人機構,不然一般散戶根本就沒有影響,最值得一提的是IVV的內扣費用才0.03%,應該可以算是全世界內扣費用最低的ETF之一吧!
Vanguard S&P 500 ETF (VOO)
美國Vanguard(美國先鋒集團)於2010成立的S&P500 ETF,內扣費用跟IVV一樣都是0.03%,同樣是內扣費用超低的ETF,交易量跟IVV差不多,如果想找低內扣費用ETF的話,這兩檔都可以列入考慮。
元大S&P500 ETF (00646)
由台灣元大於2015年成立的S&P500 ETF,讓台灣人也能夠像買賣台股一樣,輕鬆的就能交易S&P500的ETF,買賣固然方便,但是內扣費用一比較就會發現比前面三者高出不少,111年的總管理費用為0.45%,大概是SPY的4倍多,IVV或VOO的15倍。
拜網路科技所賜,現在不必去美國就能開美股賬戶,如果對S&P500的ETF有興趣,還是開個美股賬戶比較划算。